现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足球资讯 > 中超新闻 > 网格青训,上海足球人才通道畅通

网格青训,上海足球人才通道畅通

作者:24直播网
直播源:

在上海市青少年足球联赛的揭幕仪式上,一个别开生面的比赛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奚丁瑛、罗萧、虞伟亮和奚志康等退役多年的老将组成的“传奇导师队”,与32名仅10岁的小球员组成的“未来星联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这场被称为“时光胶囊”的比赛不仅展示了上海足球的“新老传承”,更体现了上海青训体系的丰硕成果。

这场比赛的背后,是上海深耕十余年的青训工作,以精英培训基地为起点,构建起覆盖全市16个区的网格化青训体系。这个体系以体教融合为灵魂,以一体化竞赛为血脉,编织了一张多元化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蓝图。

自2015年开始,上海设立了16家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由职业俱乐部梯队、传统体校以及社会机构共同构成青训的多元化格局。这些基地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足球苗子,还为上海输送了大量国青国少集训队的男女足小将。

在市―区两级的青训网络中,上海实现了“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立体化青训。通过不断细化的准入评审和更为严格的考核标准,上海的青训体系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了更多好教练、好苗子加入。同时,上海还注重对基层教练和运动员的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整个青训体系更加完善。

体教融合是上海青训体系的灵魂,它不仅体现在人才的纵向生长上,也贯穿于彼此的横向流动之间。从校园足球联盟联赛到青少年足球联赛,再到精英基地挑战赛,上海构建起了完整金字塔赛事体系。全年数千场赛事不仅检验了训练成果,更成为了青少年球员成长的真正催化剂。

同时,上海的青训体系还得到了强大的系统性支撑。教育、体育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打通球员升学通道,市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保障基地运行,专业公司为赛事提供全方位运营服务。这些举措为上海青训的高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然而,上海的青训体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何将一体化竞赛平台进一步优化?如何推进体教融合的制度创新?如何解决精英教练数量不足、场地资源紧张等问题?这些都是上海青训体系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上海的青训大网仍在悄然重塑着一代代少年与足球共生共长的轨迹。从晨训的汗滴到教室的书声,从周末联赛的呐喊到国际赛场的梦想,上海正在用其独特的青训模式培养着更多的足球人才。这张大网不仅连接着竞赛的胜负,更连接着少年们的成长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