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体育局指导,杨浦区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十届“白洋淀杯”上海国际少年足球赛即将在7月28日盛大启幕。赛事前期,一场别开生面的青训沙龙在杨浦区白洋淀青少年足球精英培训基地拉开帷幕,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
此次沙龙不仅汇集了国际与国内八支队伍的主教练与领队,更深入探讨了中国足球青训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大家以国际视野审视本土实践,同时也将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土壤相结合,寻找最佳的青训模式。
在选材与培养方面,各国教练分享了各自的经验与智慧。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联队主教练爱德华多·克雷斯波·阿里萨以西班牙籍国际足球新星亚马尔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优秀运动员的选材。他强调了给予孩子充分的空间与自由,尊重他们的天性,而不是过度指导或束缚。
日本广岛三箭队领队森崎和幸则介绍了日本的两种青训体系,强调了J联赛俱乐部青训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其高标准选材的严格性。同时,他也提到了高校体育联盟在学生成长环境中的积极作用。
韩国的情况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尽管韩国的青训存在投资不足和缺乏连通性的问题,但韩国职业足球联赛已经开始实施新的培养政策,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
东道主上海杨浦队的主教练林志桦则分享了“杨浦模式”的实践经验。他强调了校园足球的重要性,以及从校园到职业的衔接与提升。他表示,优质的校园足球是职业足球的坚实基座,而长期关注与多方协同则是青训的基石。
同时,林志桦也坦言,“杨浦模式”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更早识别天赋、提升基层教练员水平、保障训练时间与质量等。但正是这些挑战推动着他们不断前行,寻求更好的青训模式。
除了传统的青训模式,中国足球小将U11队主教练董路提出了不一样的青训思路。他表示,过去的青训方式在中国并不成功,因此他带领的队伍频繁出国交流比赛,以获得更多的高水平的比赛经验与理念。他认为,走出去是适合中国青训的一条道路,通过以赛代练去挑战更高水平的队伍,有助于孩子们的成长。
日籍主教练村木健太也表示认同,他认为中国小球员们在技战术的理解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通过更多的比赛磨炼来提升。
在本次“白洋淀杯”国际少年足球赛中,各方都是“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无论是实力强劲的西班牙队还是多次夺冠的老挝队,都将是参赛队伍的强劲对手。但更重要的是,这次比赛与沙龙活动提供了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让各方的青训教练有机会深入交流、分享经验、碰撞思想。
总的来说,这场青训沙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足球青训的深度探讨。对于中国足球青训发展来说,需要各方的合力和持续深耕,以“学训融合、体教贯通、国际联动”为方向,努力寻求更好的青训模式与方向。